孙傲(播音24401)
浩如烟海的典籍珍宝,亟待拂去历史落下的尘土,中华上下五千年,一座座博物馆的建立,一件件文物的收集,见证了历史的波澜壮阔。近几年,随着各地博物馆的创新性发展和对文物的创造性转化,博物馆成了大众的旅游必打卡地,掀起了一波“博物馆热”。
“博物馆热”的兴起,体现了当今人们对历史的追寻和对文化的认同,反映出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作为文化的保护者和历史的见证者,博物馆也在慢慢成为社交活动的新场景,用拓宽文化视野的方式提升社交层次,不少年轻人的朋友圈从晒风景、晒美食向“晒文化”进行转变。同时科技赋能也给博物馆的发展增添了十足的动力,让旅客们在体验科技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如全息投影展示、VR虚拟现实、体感互动等数字化技术,如此新颖的参观模式给旅客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另外,自媒体的加持让“博物馆热”不断升温,许多自媒体创作者在短视频平台上发表文物介绍及其背后的历史小故事等相关视频,吸引了无数青年前来旅游打卡。由此,中华文化在大众的热情中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如今各地博物馆数量增加,博物馆的文化中枢地位也不断凸显,逐渐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许多博物馆积极开发文创产品,文物模样的雪糕、藏在博物馆各个角落的印章、带有城市文化记忆的冰箱贴、以及精美书签等等有趣的文创产品尤其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让抽象、模糊的历史转而变得具体、清晰。这也为“博物馆热”的持续发展添了一把火,让越来越多人把目光转向了对文物故事的深入了解,激发人们对历史底蕴的思考和敬畏。与此同时,行业之间的合作也更加完善,“博物馆+”的产业模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博物馆+趣味手作”、“博物馆+艺术餐厅”、“博物馆+研学教育”等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模式让人们的眼球不断聚焦于博物馆,唤醒大众血脉中的文化情缘,吸引人们真正爱上历史文化,由此带动“博物馆热”的新潮。
如何延续“博物馆热”,也值得我们去深思。“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让越来越多人具象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千古文物的精美绝伦,如此更要将“博物馆热”进行保温。而“保温”就是保持“博物馆热”的新鲜感,敢于体验新鲜感的主要群众便是青年。挖掘更多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讲好文物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目前许多博物馆都致力于创新文化内容表达和传播方式、开发设计创意衍生品,如河南博物馆推出以考古和文物修复为主题的系列盲盒,为普通大众复刻并打造了“文物”挖掘、修复、还原“一条龙”式的考古体验;三星堆博物馆以镇馆之宝“青铜大立人”为原型设计出数字人“蜀堆堆”,在活动现场游客可以与“蜀堆堆”共舞,共同了解三星堆文化的故事,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增加对文物的亲近感;故宫的文创产品也充分结合科技元素,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文物模型,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充满创意感和科技感,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博物馆热”的升温到保温,其中的关键要素都聚焦于与时俱进,用时代的眼光赋予文物新的内涵,用时代的意义给予历史新的面貌。由此也能够更好的提升大众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为文化传承与弘扬注入新活力,吸引更多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青年用最纯粹的内心去感知文物的价值和其背后历史中蕴含的深刻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