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楷模--郑琦老师的故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08-14浏览次数:4535

郑琦老师,1940年5月出生于当阳市两河乡,今年67岁。

    1958年当阳师范初师毕业后,主动申请来到当阳最偏僻的山区陈院乡王家?小学任教,开始了他“把终身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和红领巾事业”的人生旅程。

2000年9月,郑琦老师以在教书育人岗位工作42个春夏秋冬的经历,在当阳市井岗小学光荣退休。42年里,他辗转多所乡村学校任教,始终没有离开他深深眷恋着的乡村小学教育。42年里,他曾遭遇不公正待遇,落实政策后他仍然选择了在乡村教书育人的工作。42年里,他没有一天忘记他青年时立下的誓言,用默默地工作和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誓言。

    退休后,他放弃进城与子女团聚、安享晚年的清闲生活,依旧留在他深深热爱的农村,倾其所有创办了“井岗小学校外辅导站”,后发展成为当阳市庙前镇桐树垭村青少年活动中心,继续着他立下的誓言的实践。

    郑琦老师,是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为了青年时代的选择,他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去体验、去诠释。67年的人生历程,充分展现了他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为人师表,以身示范的高尚品德;敬业、乐业、无私奉献的执著追求。

一、献身教育

“我抱定了终生献身于红领巾事业的决心。”

                              ��郑琦

    1958年7月,郑琦老师从当阳师范初师毕业。是留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还是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他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

     他清楚地知道,与城里孩子相比,落后偏远山区的孩子更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更需要知识和智慧的浇灌。家住平原地区两河乡的他,主动申请到偏远的山区工作,决心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把自己的终身献给乡村教育,献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于是他来到了最偏僻的陈院乡王家?小学任教。这里离他的家有近百里之遥,是一个不通公路的穷乡僻壤。全校20多名学生,四个年级,只有他一个老师。在这里,他既是校长,又是老师,还是孩子们的玩伴和朋友,更是孩子们知识的启蒙者和心灵的引路人。在这里他组建了少先队组织,开始了他一生追求的少先队事业。

   后因工作需要,1959年9月,他调到地处平原的脚东小学任教,这里交通方便,离他家不足20里。山里的孩子和家长舍不得这位学生喜爱、家长尊敬的老师,离别时送了好远好远。其实,郑琦也割舍不下对乡村孩子们的思念和牵挂,他的心已经留在了山区。不到半年,他主动请求再次回到了山区小学任教。此后,虽然他几经调动,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过乡村的孩子们,没有离开过淳朴的乡亲们。

    少先队事业是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郑琦一生追求的崇高事业。他把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对事业的忠诚全部倾注到他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当了一辈子的“孩子王”。

    1979年9月,落实政策恢复工作的郑琦,来到烟集小学任教。这时,郑琦已年近四十,他主动申请担任学校少先队工作。学校领导考虑他年龄偏大,又离开教育较长时间,一度放心不下,但他的执著感化了学校领导。从此,少先队辅导员这个光荣的岗位伴随他直到退休,直到现在。在出色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他克服经费困难和条件限制,大胆探索学生道德教育的各种有效机制,带领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几十年来,他每逢寒暑假都组织学生开展夏令营、文艺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981年,他组建了“红领巾义务投递站”,年投递信件报刊2万余件,既方便了当地的人民群众、又锻炼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穿梭在乡间的同学被村民们誉为“乡间小鸿雁”,他的这一做法受到省委宣传部表彰。

      当他看到农村的孩子放学后只会满山遍野地乱疯乱跑,没有一个好的活动阵地时,他又倡导建起了9个校外“少年之家”,聘请热心少先队工作的人士担任“家长”,为每个“少年之家”配备图书、活动器材,使孩子们有了一个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新家。

    他组织开展了军校共建活动,请附近部队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

    他在少先队员中广泛开展争当小主人活动,发动学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被中国儿童报授予“勤巧小队”的荣誉称号。

    他倡议成立“井岗小学红领巾事业基金会”,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捐助,小饲养、收废品活动。他个人带头捐了50元,在他的带领下共筹集了2000元基金。

    载誉而归的郑琦回到当阳后,顾不上回家,直奔团县委,他要把内心的喜悦告诉所有的人。团县委的同志看到一身疲惫而又兴奋不已的郑琦,十分高兴,接过他的大背包,沉甸甸的,以为他带回不少礼物,打开一看,原来是他从北京给孩子们带回的书籍。

    郑琦牢记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少代会上关于“红领巾事业是崇高的事业”的嘱托。在1984年11月22日的日记中,他写道:“我把少先队工作当作追求的事业,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我愿意牺牲我的业余时间主动从事有利于少年儿童成长的事业。”

    1990年7月8日,他在日记中再次写道:“我抱定了终生献身于红领巾事业的决心。在我离退休时间还差十年的工作时间里,我还要为红领巾的事业摇旗呐喊,献计献策,身体力行,大干十年,为坚守少先队工作的阵地,站好最后一班岗。”几十年来,他把全身心的爱投入到他热爱的少先队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时代新人。

    郑琦老师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党的无限忠诚融入到他平凡的工作中,原井岗小学校长阮心池说:“郑琦一直对党怀有深厚的感情。”由于历史原因,郑琦的入党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党的追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在郑琦心中越来越强烈了。1984年6月12日凌晨4:30,他就起了床,庄重地写下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并把申请书转写在日记中:“从我们国家和我个人的坎坷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我作为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工作者,感到十分光荣和自豪。”从那以后,他几乎每年都向党递交入党申请书。看到父亲如此执著,他的大儿子问他:“您都这么老了,还入党干什么?”“老了就不能入党了?这是我几十年的追求!”

     2004年7月1日,郑琦终于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实现了终生夙愿。这一刻,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二、乐为人梯

    “我作为一个平凡的教师,不可能像前线的英雄战士那样接受血与火的洗礼,也不能像著名的科学家那样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我可以为教好学生付出一颗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作出我的奉献。”

 ��郑琦

    “一棵幼苗,只有接收阳光雨露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只有园丁精心呵护,才能抵御暴风雨的侵袭,长成参天大树。”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郑琦老师对学生倾注的爱心厚重如山。

       让每个孩子有学上、有书读,是郑琦永远也解不开的爱生情结。瓦家河是20多名孩子上学必经的一条小河,因为没有桥,孩子们只能踩着河中的石头过河,每到冬天和下雨时,时常有学生不能到校上课。这时,人们经常能在瓦家河上看到郑琦赤着脚、挽着裤腿背学生过河的身影。

    当时的村干部被郑琦的行为所感动,表示:就是不吃不喝,也要修座桥。后来,瓦家河上修了一座简易桥,有人提议取名“尊师爱生桥”。

    一年冬天,天下大雪,郑琦发现一个叫施卫国的学生没来上学,就找到了施卫国的家。原来,小卫国的脚冻伤了,看到这铺天盖地的大雪,他打起了退堂鼓,家长也心疼孩子,就没让他上学。见此情景,郑琦说:冻伤的脚一天两天好不了,冬天的雪一天两天停不了,不上学怎么行,这不把孩子耽误了吗?他与施卫国的家长订了个计划:父亲每天早上把卫国送到学校,郑琦负责每天放学后把卫国送回家。当天,郑琦就冒雪把孩子背到了学校。

    在执教生涯中,郑琦老师几乎每学期都要帮助10多名孩子重返课堂;即使退休后,只要听说谁家孩子到了该上学的时候没上学,不管多远,他都要上门劝学。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三峡移民子女、单亲家庭子女、贫困学生、调皮孩子,郑琦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关爱,他要让每一片绿叶都充分享受雨露和阳光。

<IMG alt="" hspace=3 src="http://jcjt.e21.cn/e2